1、光卡:
光卡是一种特殊的住处存储媒体,由塑料制成。其大小,形状完全类似于信用卡(Credit Card)或银行自动柜员卡(ATM Card)。长85.6mm,54mm,厚0.68-0.84mm。
信息记录在光瞳上是靠半导体激光在卡的记录层打孔实现的。光卡的数据记录层由微细球状的金属粒子组成,厚度为0.1mm,也称为基板层,基板层下面是以明胶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胶质矩阵层。上面的基板层经激光光点照射,有机胶质矩阵溶解,形成小孔,反射率减少,在读取时依反射光的强度变化即可分辨出0/1两种不同状态。因为记录是以激光打孔方式进行的,一旦打上孔后,就不能复原,所以,内容不能修改。
光卡首先于1981年由美国的一家技术开发公司提出,后经多次研究改进,其构造通常由6层组成,但制造厂商不同,构造也各有差异。Canon公司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既生产光卡,又生产光卡读写器的公司,是世界光卡先进技术的主要代表者之一。光卡记录格式目前已形成两种类型,即Canon型和Dela型。这两种形式均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5年7月接收为国际标准SIOS(ISO/IEC 11693,11694-1,11694-2,11694-3,11694-4和Annex A)我国亦已投票表示赞同。
2、光卡的主要特点是:
2.1、便于随身携带:光卡可以方便地放到钱包中或者卡包中,可以邮寄。
2.2、存储容量大:一张卡可保存4-6兆字节的信息。其它便携式信息介质(磁卡、IC卡、缩微胶片)均无法与其相比。
2.3、信息记录的高可靠性与高安全性:由于是激光打孔式的记录方法,因此该卡片不怕任何电/磁干扰,有很强的抗水,抗污染及抗剧烈温度变化的能力。任何人以任何方法试图改变卡中信息的内容,必须留下痕迹。
2.4、高保密性:Canon光卡拥有独特设计的光卡信息保密措施,可以作到一卡一码,该码无法用常规方法读取,更无法破译。
2.5、相对价格便宜:当前,每张光卡的国际市场售价仅为几个美元,如果按平均每字节所花费资金计算,与磁卡、IC卡相比较,光卡是最便宜的,仅为前二者的几百分之一。
3、光卡读写器:
光卡信息的记录和提取是靠一种叫作光卡读写器的设备实现的。光卡放入读写器后,光卡沿着横向移动(沿“磁道”方向),激光读写头则沿着纵向移动(选择不同的“磁道”)这样就可以读/写信息到光卡上的任何位置。
读写器利用一束仅有几微米的激光光束记录信息。光束经过调制载有数字化编码(0/1)的信息。到达光卡的记录层,留下间有隔不等的“小坑”。新的记录可以随时不断地写进去,但已经写入的不可擦除。读取信息时,读/写器用同样的但能量小得多的激光光束扫描光卡的记录层,光感受器根据反射回来的光束的不同,经解码便读得正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