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将通过构建一张能实时监控居民医疗保险使用情况的“天网”,来加强对社保基金这一老百姓“保命钱”的规范使用。记者1日从无锡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了解到,无锡正在构建精细分析、精确监控的医保管理平台,这一举措也走在了全国前列。
记者了解到,目前正处于试用阶段的医保监控平台是在现有的医保结算平台基础上,建立和不断完善医疗保险管理和诊疗规范知识库,利用知识库规则通过对医疗保险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构建具有预警、预报、控制和分析等功能的医疗保险监控平台。
“(平台)主要包括违规监控、嵌入知识库管理、基金预警分析系统这三大功能。”无锡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医保结算部部长王海阳介绍说,目前,他们已经对2012年全年的各定点医疗结构基本医疗工作量和各定点药店划卡结算量等数据进行了采集。
据了解,无锡这一医保监控平台是从去年5月开始构建的,今年1月份开始试用。目前,该医保管理平台通过对无锡参保人员、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多个维度对违规现象进行全面监控,利用知识库对医疗保险数据、医疗服务行为进行全方位监控,实现预警、控制等功能,实现事中监控和事前提醒。
“天网”成功堵漏洞
目前虽然无锡的这一医保监控平台尚处试用阶段,但功效已经初现。
今年1月份,通过医保监控平台监测数据发现,在无锡新区某药店,有好几张显示为外籍人士的医保卡多次刷卡买药,有时一天竟然就要购买好几次,而且有些药是不能同时使用的。“我们监测到这一异常情况后,立即展开了调查,后来发现果然有问题。”王海阳介绍说,原来这个外籍人员由于医保卡上的金额用不掉,就通过一些非法中介到药店刷卡购买畅销药后再进行兑现。“后来通过联合公安、工商、药监等部门,将这些非法中介进行了取缔和查处,相关人员也得到了相应的处理。”
在一次数据统计中,工作人员发现,无锡个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量出奇的高。比如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2年度的统计数据中,每个月的门诊量是3121次,本身这个数字并不奇怪,但却是由152名持卡病人“创造”的,平均每个病人月均刷卡看门诊达到20次,几乎每个月的工作日都得天天来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
调查发现,原来是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了提高门诊量而想出来的点子,其中几名刷卡挂号看门诊的“病人”,实际上就是该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简直把医保卡当成了考勤卡。“可能是因为门诊量的多少和他们的绩效挂钩吧。”王海阳告诉记者,虽然这些虚增的门诊量并不会影响到社保金的规范使用,但这些信息还是被告知了其他相关部门而及时得到查处。
有望杜绝“大处方”
这些年,对于某些不良医生开“大处方”谋利的行为,老百姓是深恶痛疾。如今,在无锡构建的医保监控平台上,有望得到杜绝。
王海阳介绍说,通过对医生全年开出的平均处方量和疗效,以及平均住院天数、费用、疗效等数据统计,并和全市平均水平以及平台“知识库”等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由此来判断这名医生所开处方是属于正常范围,还是“大处方”。据悉,目前这一医保监控平台应用项将于本月开始试用,并将配套制定出台相关的诚信医生评选标准。
据了解,今后凡是通过这一医保监控平台记录统计显示,医生在开出的处方量最少,而疗效又是最好的,就会获得相应的加分,并被评选为诚信医生。相反,对被医保监控平台“揪出”的开“大处方”医生,首先将会被约谈,如果还是不改正的话,最后将会被取消开医保药品的资格。据悉,这一诚信医生的考核评选,可能两年一个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