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vip卡制卡VIP卡是商家精心设计的陷阱

上周,重庆晨报通过腾讯大渝网和966966公众服务中心热线,对1100名重庆居民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发现,64%的受访者在办理VIP卡后通常没享受到贵宾服务。

  受访者中,91%的人办理过VIP卡。其中,62%的人有1~5张VIP卡,29%的人有5张以上。

  54%的人

  认为VIP卡太过泛滥

  本次调查中,有6%的受访者坦言,办理VIP卡是为彰显身份地位。不过,更多人(79%)是希望享受实惠,26%的人是期望VIP卡能给自己的购物带来便捷。

  在“三八”妇女节当天,国企职员郑洁英前往一家著名护肤品专柜,领取商家先前承诺的“VIP精美礼品”:一套名贵的面膜礼盒。然而到了专柜,售货员却只给她一瓶5毫升的面霜试用装。

  售货员的解释是:“面膜礼盒限量10个,先到先得,现在没有了。VIP会员可以加500元换购这个礼盒。”郑女士抱怨说,会员卡上的承诺是骗人的。

  此次调查中,64%的受访者直言办理VIP卡通常没享受到贵宾服务。也有27%的人觉得办理VIP卡让自己“完全享受到了”或“大多时候享受到了贵宾服务”。

  究其原因,54%的人首选“在‘全民会员’时代,VIP卡太过泛滥”;38%的人认为原因是,增值服务条款属商家单方面承诺,无约束性;26%的人直指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监管。

  69%的人

  办卡给生活带来不便

  采访中,超半数受访者(53%)认为,VIP卡是商家精心设计的陷阱。

  公众服务中心热线受访者、家住沙坪坝区天星桥的梁先生告诉记者,春节、妇女节期间,妻子头脑发热地办理了一堆会员卡,并购买很多不必要的商品。

  更痛苦的是,通过办理会员卡填写的个人信息,梁先生的妻子招惹来无数垃圾短信和推销电话,迫使妻子如今不得不考虑更换电话号码。

  本次调查显示,69%的人感觉,办理VIP卡倒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具体而言,48%的人曾遭遇个人信息泄露,频遭骚扰;36%的人经常循环消费或购买不需要的商品;22%的人坦言VIP条款复杂,使用不便、伤脑筋。

  专家

  理性消费管好钱袋子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讲师、MBA中心主任刘辛告诉记者,会员卡制度,就是商家设计的一种促销手段。消费者不必迷信VIP卡上“贵宾”、“尊贵”等标签,特别是在“人人都是会员”的当下。

  刘辛提醒消费者,在购物时,应以商品是否符合需求、是否物有所值为导向,管好自己的钱袋子。

  不过,刘辛认为也不必将VIP制度一棍子打死。一些会员卡,比如航空公司的会员卡,确实能给持卡者带来便利和实惠。所以,消费者在办卡时,需认真了解VIP卡能享受服务的范围和优惠内容,和有效期限。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对商家行为进行监管。

随机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