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东警方捣毁一个在全国多地流窜作案的信用卡诈骗团伙,抓获14名嫌疑人,并缴获价值120万元的黄金赃物以及读卡器等作案工具。
一市民被盗刷80多万元
今年1月5日晚,市民张先生收到一条信用卡余额短信:他的卡刚刚在重庆百货大楼消费80多万元。
张先生赶紧向银行查询,卡里果然少了80多万元,他立即报警。谁知报警期间,他的卡在一分钟内,又被人在ATM机上两次取款共5000元。张先生马上向银行电话挂失,这才避免更多的损失。
为何卡在身上,钱却被刷走?与张先生同样疑惑的,还有市民王先生、徐女士。两人在去年10月,被人在湖南盗刷走34万余元。据悉,从去年10月以来,我市已发生多起同类案件,金额巨大。
从酒店服务员牵出诈骗团伙
民警经过调查发现:几位受害人案发前均在我市某酒店刷卡消费过,而为受害人刷卡结账的都是广东电白籍服务员。更可疑的是,他们在案发后均已离职。
警方断定,在宁波有一个广东电白籍盗刷信用卡团伙。经深入调查,警方锁定了以邵某姐弟等人为首的犯罪团伙。
此案也被列为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今年1月6日晚至7日凌晨,甬、穗、蓉三地警方同时开展抓捕,一举抓获邵某等12名嫌疑人,当场缴获盗刷购买的黄金物品3000多克、10余张伪卡和5个读卡器。
今年3月,民警赶赴广东,又抓获两名涉案人员。经查,该团伙在全国各地作案的案值400多万元,其中宁波有200余万元。
家族化团伙分工明确
经查,该团伙成员都是亲戚朋友,以邵某三姐弟为首,分工明确。二哥是组织者,负责提供读卡器,并到沿海大城市踩点;大姐派人去应聘酒店服务员,盗取信用卡信息;三弟则利用盗来的信息制作伪卡,并在外地盗刷购买黄金,再将赃物带回老家,变卖套现。整个犯罪流程已呈产业化。
据悉,该团伙派来宁波的成员共有6人,大多于去年10月乘飞机“空降”,租住在海曙开明街。他们在暂住地周边选择高档酒店应聘服务员。
据悉,客人结账时,他们一般通过两种途径盗取信息:将读卡器暗藏在账单夹下,接过客人卡后便暗刷一下,或者拿卡去前台刷的途中,在偏僻处用读卡器窃取信息。而盗密码的方法更简单:将移动密码卡器拿给客人时,他们故意站在旁边,悄悄记下客人输入的密码。得手后,他们会将读卡器和对应密码寄回广东,由同伙制作伪卡。
为此,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在酒店消费时不要把卡交给服务员代刷,输密码时要注意遮挡,或请服务员暂时离开包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