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冰城社保:双管齐下惠民生

 

今年提升百姓社保待遇十件大事

    哈尔滨市新农保城居保政策实现全覆盖,参保率分别达到80%60%以上

    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工作

    公益性事业单位临时工作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240元,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平均达到70%以上

    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残疾人康复治疗纳入医保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统筹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20万元提高到25万元

    推进工伤、失业保险市级统筹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统筹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学生8.5万元、成人居民6.5万元提高到11万元

    生育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标准平均提高10%

    全国首创就业地图启动,让求职者实现无障碍就业;

    医保实现跨地域结算,使候鸟族可在海南、威海使用哈尔滨医保;

    社保经办机构搭建绿色通道,大幅简化办理手续……

    2012年,哈尔滨市社会保障工作效能大提速、服务大提升,使百姓社保待遇更实惠,办理程序更便捷,实现了社保待遇、服务工作双惠民。

    “就业地图实现定向求职

    “真是太方便了,通过就业地图我一下就找到了对口的工作。即将于明年毕业的哈市大四学生王晴海说,之前我参加了十余场招聘会,简历交上去都没了音信儿。

    让王晴海赞不绝口的就业地图正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今年推出的一项便民服务新举措,只要求职者输入自己的特长和工作要求,就可点对点地找适合的工作。

    今年人社部门不断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以信息化带动服务手段的便捷化,搭建简约、便捷、贴近百姓需求的服务平台,实现由人工密集型电子高效型服务的转变,就业地图就是其中一例。

    随着哈尔滨市各类就业网络的不断完善,人社部门围绕打造10分钟就业服务圈,在全国第一个完成了哈尔滨市就业电子地图开发建设工作,保证了求职者在最短的时间、最近的距离内找到合适满意的工作。同时,还扩展了哈尔滨人才网服务功能,建立了省内第一个人才部门手机专业网站——哈尔滨人才网手机版,设计开发了人事档案网上缴费支付平台,为各类人才提供点对点服务;服务对象可以通过全新改版的哈尔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直接办理求职、招聘、查档等服务业务,并设立企业招聘”QQ群和王科长热线,打造就业服务品牌,提供专业的职业指导服务。

    与此同时,市人社局充分利用哈尔滨市就业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与市养老保险(包括建筑统筹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数据库的实时对接,杜绝同时享受失业金待遇和社保补贴情况的发生,也使95%以上的灵活就业人员在社区就可以办完申报社保补贴的程序。

    流程再造为群众减负

    对哈尔滨市一家民营医院的医保专员刘菲菲来说,以前每个月跑20趟人社部门办理业务的工作节奏已是司空见惯。然而,从今年起,她却一下子清闲了不少,每个月跑四五趟就可以把业务全部搞定。这正是人社部门创新再造管理服务流程、实现效能大提速的缩影。

    今年,人社部门更加注重流程再造,强化程序合理化建设,实现科学有效管理,打造出简约、便捷、贴近百姓需求的服务平台。工伤认定环节由两次复审变更为一次,缩短了工伤认定时间;取消了定点医疗机构开具往来票据,简化了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拨付流程;对社保办事手续进行了合理化删减,将19项业务共74个手续减少到31个,删减幅度达到58.11%;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审验工作由一年两次改为随时申报,将认定时限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15个工作日,取消每月对账、纸质报表,改为每半年报送一次,提高了办事效率。

    此外,医疗保险费及报销款业务全面实现银行代收。将特殊疾病门诊恶性肿瘤门诊放、化、免疫治疗审批业务由三个月延至半年;肝肾移植患者报销抗排异药品由季度中心报销改为自由选择中心报销或定点药店直接结算。取消慢性病条码卡,患者可直接使用社保卡结算。符合生育保险规定的参保职工仅需携带社会保障卡到生育定点服务机构,便可即时结算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开通阿城区生育保险医疗费定点医疗机构结算。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落实审核工作所需时间,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简化为5个工作日。

    “一站式服务延伸至三亚

    以往繁琐的业务程序往往让刚刚接触社保工作的企业社保专员为之头疼。从今年起,市人社局多项社保办理方式发生变化,增设社保自助查询机,许多业务全部变成一站式办理。

    哈尔滨市人社部门更加注重窗口服务,强化办事规范化建设,实现一站式到位服务。在办事大厅及窗口单位设立社会保险自助查询终端,为办事群众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就业信息等多项信息查询服务;在全省率先安装了劳动仲裁政策查询触摸屏;医保服务在全市率先启用双屏幕,信息实时同步,群众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一目了然。市人社局增设两个特殊业务窗口,为急需特事特办的人员及老弱病残孕人员提供便捷服务的绿色通道。为方便年纪较大参保人员自主查询信息,在自助查询机上安装了身份证阅读器,扫描即可办理。

    为实现一站式到位服务,区级小额担保中心和经办银行实现了联合办公。退休审批窗口与社保局待遇审核窗口合署办公,实现了参保人员申报退休的初审、审批和养老金待遇核定的一条龙服务。档案管理服务改进为一个窗口全方面服务解答模式。失业保险推行参保缴费、待遇核定、申领登记、医保确认、档案管理、发放服务一条龙,全部业务在市级机构可以一次办结。

    一站式服务的触角还从北方一直延伸到南方。针对哈尔滨市居民在海南常住人口达12万人,绝大部分在哈尔滨市参加医疗保险的实际情况,人社部门将海南第三人民医院确定为哈尔滨市定点医疗机构,使哈尔滨市旅居群众可以在当地按照医疗保险管理程序就医和结算,并陆续将三亚市人民医院、威海市医院纳入哈尔滨市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进一步扩大了哈尔滨市异地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方便了旅居异地群众就医。(记者 于勇澜 姜雪松)

 

随机文章

最新文章